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后有三次铸钱。公元561年铸“布泉”,公元574年铸“五行大布”,同年铸“永通万国”。"永通"是永远通行,"万国"表示天下万国,钱径3厘米,重6.1克,有阔缘者钱径更大。 “永通万国”钱是虚值钱,一枚"永通万国"要合五百枚五铢钱,所以当时百姓不愿意使用。
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故,宣帝继位,后传位于静帝。周静帝铸的"永通万国"钱,钱径减至2.5厘米左右,而铸行不到四年就随着北周的灭亡而被弃用。
“永通万国”为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锋,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北周时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均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在我国和世界的铸币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钱径2.5厘米左右的永通万国钱在千元以上,早期钱径3厘米左右价格几倍于前者。
图1 北周永通万国 正面 钱径3厘米

图2 北周永通万国 背面 钱径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