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研究 > 查看正文

八仙生肖花钱赏析

八仙传说作为神话传承了中国的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这些传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文学作品、戏曲表演等多种形式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颂扬八仙以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为品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自古以来把他们形象及神器刻画在许多生活场合和物品上,诸如楼宇房檐的雕刻、缸盆碗勺的瓷器等以示吉祥和喜庆,八仙生肖花钱也是文玩类代表性作品之一。

道教八位神仙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几位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传说为神仙后,把他(她)们的尊称姓在前仙名在后。八仙在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直至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为八仙。

但有两位不同,一是铁拐李,李凝阳、李洪水、李玄,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363-291年。华轩居士据南朝刘义庆幽冥录》及西汉刘向之《列仙传》记载为巴国津琨人(今重庆市江津区石门李家坝人)。

铁拐李是中国传说八仙中资格最老的神仙,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同时也是道教所尊崇的对象。正是由于他是一位传说人物,所以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生活时代有各种说法。多被认同的说法是江津李家坝人,因为李家坝早期仍然有相关遗迹,政府目前正在原来的遗迹九本秋筹建八仙苑,但人们普遍接受的形象是:他脸色黝黑,头发蓬松,头戴金箍,胡须杂乱,眼睛圆瞪,瘸腿并拄着一只铁制拐杖。

另一位是汉钟离,据宋代《宣和书谱》记载,钟离权曾写过一幅字,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汉钟离"。但一些人不知道"汉钟离"三字的出处,还以为他姓"汉",名"钟离"。其实,"钟离"才是他的姓,"汗"才是他的名。另一些人则把"汉钟离"三字理解成汉代一个姓钟离的人,并据此编造出他的出身履历。称他是后汉燕台人,原名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云房先生。他出身将门,父亲叫钟离章,因北征匈奴有功,被封为燕台侯。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钟离简,官至中郎将。据宋代《宣和书谱》记载,钟离权曾写过一幅字,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汉钟离"。但一些人不知道"汉钟离"三字的出处,还以为他姓"汉",名"钟离"。其实,"钟离"才是他的姓,"汗"才是他的名。另一些人则把"汉钟离"三字理解成汉代一个姓钟离的人,并据此编造出他的出身履历。称他是后汉燕台人,原名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云房先生。他出身将门,父亲叫钟离章,因北征匈奴有功,被封为燕台侯。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钟离简,官至中郎将。

八仙生肖花钱直径约3.4公分左右,正面为行书八仙名字,反面为八仙各对应人物形象及法器图案,八仙所持法器也称“暗八仙”,暗八仙图案常出现于瓷器、刺绣、壁画等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葫芦(铁拐李)、芭蕉扇(汉钟离)、鱼鼓(张果老)、花篮(蓝采和)、荷花(何仙姑)、剑(吕洞宾)、笛子(韩湘子)和玉板(曹国舅),图1~图8。

   图1李铁拐仙花钱,背葫芦,33.5×2.2CM

 图2 汉钟离仙花钱,背芭蕉扇,33.6×2.3CM

图3张果老仙花钱,背鱼鼓,34×2.2CM

图4蓝采和仙花钱,背花篮,33.5×2.3CM

 图5何仙姑氏花钱,背荷花33.5×2.4CM

 图6吕洞宾仙花钱,背剑,34×2.1CM

 图7 韩湘子仙花钱,背笛子,33.6×2.1CM

 图8 曹国舅仙花钱,背玉板,33.5×2.0CM

整套八仙生肖花钱字面读法上也与众不同,字面先读上面某姓,再左右读,最后读下“仙”。前面提到图2汉钟离,汉非姓,双姓钟离,故只能将汉放在先读位置。另一例外是何仙姑氏花钱,见图5。古人铸造花钱时可能从文法考虑,一枚花钱上不能出现两个相同的字而为之。

八仙生肖花钱整体设计细致缜密,字面画面相得益彰,令人赞叹古人造币精工细作的艺术风范,是精美和难得的收藏品。

                                                             

                                                                根据《南通钱币》2023年1期王文杰文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