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纪念日,为迎接“7·1”建党日,特别推出关于红色政权货币概述,通过对红色政权货币串起革命时间线,向建党99周年献礼。
一、红色货币定义
红色货币是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不同革命时期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时期,由各地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政府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发行,在本地区流通使用的货币。全称为红色政权货币,简称红色货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1927年),开始于国民党一大,结束于蒋介石发动的政变
2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开始于南昌起义,结束于日本全面侵华
3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开始于日本全面侵华,结束于日本投降
4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开始于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结束于南京解放
二、红色政权建立的主要金融机构及发行的货币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家革命银行——湖南省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于1926年4月在衡山县柴山洲特别区创立,并发行了面值为壹圆的白竹布货币。该农民银行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第一家革命银行、第一家农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革命货币。
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旧址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1926年10月在湖北黄冈县成立,他们将没收土豪劣绅的钱财(包括清算的公产)集中到信用合作总社,作为合作社基金。印刷发行铜元50万串及银元50万元的流通券,流通乡村及市镇。这也是最早发行的红色货币之一。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发行的壹串通用流通卷正面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发行的壹串通用流通卷背面
1927年浏阳金刚农民协会成立公有财产保管处,为帮助当地农民销售滞销花炮,减少农民损失,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发行银元有期证券。发行的证券包括壹角、贰角和壹圆三种面值。
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发行的壹角证券正面

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发行的壹角证券正面
除以上银行或合作社外,还有湖南浏东平民银行、醴陵地方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成立起来,为调剂当地金融做出举措。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政权金融机构名单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有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还有湘赣、湘鄂西、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川陕、陕甘等根据地货币,以及东北军民的抗日货币。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成立,毛泽民任行长。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旧址
1932年7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首批国币正式开印,半年内印制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和壹圆5种纸币共65.61万元。
此外,他们还把各级苏维埃政府保存和散落民间的金银铜器集中起来,铸造铜币、银币和银洋等硬通货,充实国库储备,方便对外交易。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贰角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壹圆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各个革命根据地还设置了分行,各分行也都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为抬头发行了许多形制不一的货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各分行发行的不同规格货币
1935年10月,银行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同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银行名称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发行的壹圆纸币
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货币发行的特点是铸币量较小,由于外部条件十分艰苦,货币铸造大多较为粗糙。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和根据地的货币,主要包括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根据地、浙东根据地、琼崖根据地发行的钞票。
在早期国共合作时期,延安当地流通的国民党法币数额较大,为方便找零,当地光华商店就发行了一些小额代价券作为辅币与法币共同流通。


光华商店发行的贰分、伍分、伍角代价券
第二次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与原陕甘晋银行合并,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

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上的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
为抵制国民党法币不断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了缓解日本在根据地内发放假法币造成的不良后果,毛泽东建议在当时的19个根据地内分别建立银行并发行货币。以下就展示了当时其中的一些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货币。

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伍角纸币
抗日战争时期发行货币的特点是各个根据地根据当地情况流通货币不一致,但各根据地之间货币存在比价。
4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除原几个重要抗日根据地银行继续发行货币,东北、内蒙古、中原和华南解放区也都相继成立新的银行,发行货币,直至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逐渐以人民币统
一全国货币市场。

东北解放区长城银行发行的伍佰圆纸币
华中解放区华中银行发行的伍仟圆纸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拾圆、贰拾圆、伍拾圆纸币
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存续时间较短,所以各根据地基本沿用上一时期的银行及货币政策。直至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发行了全国范围内统一流通的法定货币。
三、红色货币材质
从材质上,红色货币以纸币为主,还有布币及各种材质的金属币,如镍币、铜币、银币等。而其中苏维埃工农色彩较为浓厚的是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布币。
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的叁串布币
1934年中华苏维埃川陕造币厂发行壹圆银币
作为人民币鼻祖的红色货币,因为发行范围有限,加上频繁的战斗、转移等原因,存世数量很少。而且,由于纸币易腐烂、易燃烧和不易保存等特点,目前保存下来的红色货币更是寥寥无几。
红色货币 见证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展示了 我国红色金融和红色政权货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的发展历程,展示了 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足迹。红色货币是传承红色金融优良传统无可替代的教育素材,是弘扬红色金融文化的资源宝库。
本文根据北京钱币博物馆那些艰苦岁月中的红色金融记忆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