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发展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华夏文化流传至今,货币是重要历史遗证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和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重大演变
一、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商朝前实物交易主要是海贝、龟甲等,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海贝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商朝人们开始用金属铸造海贝。如青铜海贝、金海贝等。
二、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战国时期以燕国、齐国的刀币赵国的布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〇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郡国自由铸钱,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的钱币铸造权,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演变。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重宝的演变
秦汉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李渊621年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公元758年铸乾元重宝,当十钱,这是我国铸钱历史第一次出现重宝。
五、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1023年前的成都。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